中心资讯

全国茧丝绸工作会议在海安召开

来源: 时间:2017-10-14 10:17:45 浏览次数:

       10月12-13日,全国茧丝绸工作会议在海安县召开。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司长、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主任陈国凯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报告。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巡视员陈平,江苏省商务厅副巡视员仲锁林,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地市级茧丝绸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中国丝绸协会、中国蚕学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负责人和部分丝绸企业代表共120人参加会议。海安县委副书记、代县长于立忠,县委常委、副县长卢忠平以及相关区镇和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陈国凯在作工作报告时说,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各种困难挑战,我国茧丝绸行业总体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在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品牌建设、文化传承、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富农减贫、保护生态、繁荣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指出,此次会议在海安召开,就是要让各地实地参观了解鑫缘集团在规模化集约化蚕桑基地建设方面取得的经验。
       陈国凯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巩固生产、提升品质、扩大消费”为主攻方向,以规模化集约化蚕桑基地建设为重要抓手,全面贯彻落实《茧丝绸行业“十三五”发展纲要》各项任务,促进行业创新转型发展,加快推进我国由丝绸大国向丝绸强国转变。重点要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巩固蚕桑生产。各地要积极利用土地流转政策,因地制宜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提高蚕桑生产效益。二是提升产品品质。要引导企业树立质量为先的经营理念,加快复合型、差异化、功能性丝绸产品研发,协调加强对茧丝绸制成品各环节的质量管控。三是培育知名品牌。丝绸企业要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各地要多措并举,加大丝绸品牌培育力度。四是积极开拓市场。各地主管部门和广大企业要创新营销模式,优化丝绸商品出口结构,拓宽国际市场,积极发展个性化设计、定制化生产、互联网销售等模式,满足国内市场多样化需求。五是夯实工作基础。要完善标准体系,引导企业自觉执行标准,强化茧丝绸管理队伍建设,加强政策研究。
       陈国凯强调,各地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蚕桑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握好坚持市场导向、坚持创新引领、坚持因地制宜这三条原则,大力推进规模化集约化蚕桑基地建设。目标2018到2020年,在全国建立、巩固、辐射、带动30万亩规模化优质蚕桑基地,基地种桑养蚕标准采用率达到100%。
       仲锁林致辞。他说,江苏茧丝绸产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产业链完整。目前,江苏丝绸业形成了南北两大产业集群,互为补充、共同发力。南部产业集群以苏州地区为中心,重点以培育后道加工和品牌销售为主;北部产业集群以南通、盐城地区为主,该区域年丝产量占江苏省总量的近80%,其中海安、东台、如皋、射阳4个县(市)年丝产量占全省总量的72.6%,茧丝品质优良,专业特色明显。他表示,将按照此次会议要求,学习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推动江苏丝绸业再上台阶。
       于立忠介绍了海安基本情况和茧丝绸产业发展情况。他说,一直以来,海安将茧丝绸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也作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转型载体,加快培育打造,创下了栽桑养蚕的多项全国第一,先后被授予“中国茧丝绸生产基地”、“中国丝绸流行面料生产基地”、“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等。目前,全县拥有桑田面积8.5万亩,年产蚕茧1.5万吨,亩产桑蚕茧收入超6000元,茧丝绸深加工企业达52家,形成了蚕种繁育、栽桑养蚕、蚕茧收烘、缫丝、绢纺、丝绸、丝绸服饰、家纺以及护肤化妆品、营养保健品、文化艺术品等生产加工和国际国内贸易的全产业链格局。全县茧丝绸产业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促进了县内8万户农村家庭增收和3万多名产业工人就业。于立忠表示,海安将认真借鉴各地先进经验,提升茧丝绸产业发展新水平。
       当天下午,与会人员分组实地参观考察了鑫缘集团丝绸工业园、白甸镇邹冯蚕业家庭农场和雅周鑫缘蚕业精品园。鑫缘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储呈平介绍了集团创新现代蚕业生产模式,一体化带动规模化,推进茧丝绸全产业链发展的做法,得到与会领导的充分肯定。

关键字: